急诊医师从年初起陆续有多人离职,根据急诊医学会统计,年底前将破百人离开医院急诊,而正准备离开医院的专科医师,不只有急诊,消化内科、新陈代谢科、神经内科等皆在出走中。急诊医学会昨公布统计,年底前将累计破100名急诊医师离职,超过半数转至诊所任职,逾4成都是年资超过10年,医学会将争取调高急重症的健保给付,盼能挽留人才。
负责急重难症的医学中心,近年不只面临护理师出走的难题,同时各专科医师也不断流失。疫后,护理师离职,医院有床无人顾,使急诊壅塞更严峻,年底将累计破百人离职。属于医院热门科的“消化内科”,近年也出现医师取得专科后,立刻离职至薪资较高的诊所或健检中心。
急诊医学会理事长许建清说,过去一年对急诊来说是一大考验,医院壅塞恶化、人力持续流失、病房关闭与系统性超载,使急诊团队身心俱疲,让不少急诊同仁选择离开。该现象已经不是个别医院的问题,而是整个体系的警讯。
据急诊医学会统计,今年1至5月为止,总计61人离职,7至12月预估有45人准备离职,到年底至少有106人离职急诊。该数据仅统计44家具训练急诊专科医师的教学医院,实际离职人数恐更多。
急诊医学会秘书长李智晃说,分析这106人,约四成二将转任诊所,近一成自行开设诊所,往诊所移动占比超过五成;近三成五转至他院,剩余一成三不是退休就是另有规画。依年资区分,年资逾10年占近四成,未满3年约占两成七。
台大医学院院长、消化系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明贤说,内科中,不是只有消化科系出现医师流向诊所的趋势,包含内分泌、新陈代谢科等都有相似现象。大部分于医院任职的医师都往基层流动,以现况分析,医院的工作比诊所繁重,除非改变现在的给付制度,否则医院医师仍会往基层跑。
但在健保给付制度难以全面改变的前提下,不少医院已开始替年轻医师加薪。台大医院今年为内外妇儿急诊及神经内科住院医师,含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(PGY)加薪:PGY第一年每月加薪2000元(台币,下同),第一年住院医师及PGY第二年,每月加薪2万元,第二至第6年住院医师加薪2.2万元。其他科,第一年住院医师每月加薪1万元,第二至第6年住院医师加薪1.2万元。
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说,因应离职潮,不应仅以加薪当对策,应设法让医师“看得见职涯未来”,打破医师一升主治医师就开业或离职的路径,在医院内该让他们看到愿景。
急诊医学会理事长许建清说,面对急诊人才流失,研拟让医师在诊所、医院采取两地“弹性”上班,或急诊医能斜杠发展,如推广灾难医学、空中医疗等,减缓在单一岗位上长期高压累积的疲乏感。
卫福部医事司长刘越萍表示,卫福部正密切关注年轻医师出走医院的现象。但台湾正处于无人口红利的时代,未来将改善医疗机构品质的指针,除了病人治疗安全及品质,也应重视对员工待遇及身心健康。